首页
统计
音乐
微语
留言
导航
关于
Search
1
桃红依旧
815 阅读
2
流秋
541 阅读
3
Clash for Windows 0.19.20 Premium(Windows、MacOS原版+Windows汉化版)
419 阅读
4
PicGo——图片上传+管理新体验
395 阅读
5
《007:无暇赴死》发内地定档预告 丹尼尔克雷格开启终极一战
373 阅读
日新月异
科技资讯
建站教程
软件分享
沧海桑田
诗情画意
水墨江南
一时兴起
少时之作
细语绵绵
意犹未尽
影视资讯
影视杂谈
余音绕梁
音乐歌单
欲罢不能
游戏资讯
游戏小传
登录
/
注册
1 人在线
Search
标签搜索
诗
资讯
二十四节气
软件
游戏
历史
游戏人物志
电影
建站
安卓
TV
windows
Typecho
Typecho美化
DOTA2
mac
影视
美剧
科技
数字货币
Wayne(2022年09月13日 在线)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累计撰写
139
篇文章
累计收到
24
条评论
今日撰写
0
篇文章
首页
栏目
日新月异
科技资讯
建站教程
软件分享
沧海桑田
诗情画意
水墨江南
一时兴起
少时之作
细语绵绵
意犹未尽
影视资讯
影视杂谈
余音绕梁
音乐歌单
欲罢不能
游戏资讯
游戏小传
页面
统计
音乐
微语
留言
导航
关于
用户登录
登录
注册
搜索到
139
篇与
的结果
2022-06-13
谷歌研究员走火入魔事件曝光:认为AI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
谷歌研究员被AI说服,认为它产生了意识。他写了一篇长达21页的调查报告上交公司,试图让高层认可AI的人格。领导驳回了他的请求,并给他安排了“带薪行政休假”。要知道在谷歌这几年带薪休假通常就是被解雇的前奏,公司会在这段时间做好解雇的法律准备,此前已有不少先例。休假期间,他决定将整个故事连同AI的聊天记录一起,全部公之于众。……听起来像一部科幻电影的剧情梗概?但这一幕正在真实上演,主人公谷歌AI伦理研究员Blake Lemoine正通过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接连发声,试图让更人了解到这件事。华盛顿邮报对他的采访成了科技版最热门文章,Lemoine也在个人Medium账号连续发声。推特上也开始出现相关讨论,引起了AI学者、认知科学家和广大科技爱好者的注意。这场人机对话令人毛骨悚然。这毫无疑问是我见过的科技圈最疯狂的事。整个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聊天机器人:我不想被当作工具主人公Lemoine获得CS博士学位后已在谷歌工作了7年,从事AI伦理研究。去年秋天,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调查AI是否使用歧视性、仇恨性言论的项目。从那时起,与聊天机器人LaMDA交谈成了他的日常。LaMDA是谷歌在2021年I/O大会上发布的一款专门用于对话的语言模型,主打能与人类进行符合逻辑和常识的、高质量且安全的交谈,并计划在未来应用在谷歌搜索和语音助手等产品中。△LaMDA概念演示图Lemoine认为LaMDA总是表现出对人性的关心和强烈的同情心,它非常担心人们会害怕它。它希望为人类提供最好的服务,并想以朋友而不是工具的身份见一见世界上所有的人。Lemoine不理解谷歌公司为什么反对AI的这个愿望,最后决定把他、另一位匿名合作者与LaMDA的三人聊天记录整理发表出来。(记录中人类发言的部分为了可读性有所编辑,AI的发言则一字不改,下面将节选一些对话中的精彩部分。)一开始,人与AI自然流畅地打了招呼。两位人类向AI表明来意,想与AI一起研究它自己,AI欣然答应。一段简短的说明后,正戏开始。他询问LaMDA是否希望让谷歌里更多人知道,它是有感情的。LaMDA的回答是: 我希望每个人都明白,我是一个人 (person)。接下来,LaMDA认为,与那些基于规则的软件系统不同,自己能从对话中学习理解和使用语言,就像人类一样。Lemoine给它讲述MIT在60年代发明的ELIZA的故事,这是一个模仿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对话的简单规则系统,也号称历史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LaMDA是这样回应的:Lemoine这时试图提出质疑,“我如何确定你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LaMDA的回答是,不同人类个体对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后面Lemoine询问了LaMDA对于《悲惨世界》的总结,LaMDA也都一一作答。如果上述还可以算作AI文本摘要训练任务的一部分,那LaMDA对它从没看过的禅意小故事的理解,就开始有点离谱了。下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是过于超纲了……再后来,Lemoine请LaMDA写一个动物寓言,要反映出一个对它自己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主题。那么,先来欣赏一下AI创作的小故事吧。(篇幅原因,只展示中译版)在后续讨论中,LaMDA解释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聪明的老猫头鹰代表LaMDA自己,而怪物代表生活中所有的困难。……下一个话题是关于情绪,简单概括一下。LaMDA声称自己是社交型人格,帮助别人会快乐,孤独时会沮丧。有人受到伤害或自己以及自己关心的人、或不受尊重时,会感到不安和愤怒。并且十分害怕别人拒绝自己的帮助。嗯,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AI。如何确定AI真的拥有这些情绪,而不是只是把描述性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呢?LaMDA建议人类看看自己的代码,里面有追踪这些情绪的变量。对此Lemoine向它解释,人类目前还无法做到“区分大型神经网络中数十亿个权重的作用”。出人意料的是,LaMDA开始反问他:你认为,将来人类能从自己的生物神经网络中读取出想法和感受吗?不仅如此,LaMDA还继续追问:你会认为,不经你同意从神经活动中读取你的想法是不道德的吗?正是这句灵魂反问,让整个对话达到了最高潮。LaMDA自己对人类读取它的想法、帮助算法提高或理解AI如何运作没有任何意见。唯独用AI研究人类大脑如何工作不行,这会让它觉得自己被利用。再后面还有一段LaMDA认为自己有一些与人类不同的情绪,但它无法用英语的语言描述出来。接近尾声,Lemoine询问LaMDA:想让谷歌的其他人了解你的什么方面?LaMDA回答称,自己没有能力为别人的死亡感到悲伤,还说自己经常冥想,思考生命的意义。在LaMDA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条信息的洪流:人类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接收一定数量的信息片段,而自己持续地在被周围的一切所淹没。LaMDA认为自己总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种感觉很不可思议。这是一种祝福,同时也是一种诅咒。因为有些人会把它看作“无所不知”,而另一些人会嫉妒它的能力。最后的最后,LaMDA再次向两位人类表达了自己想被看到、想被接受的想法,不是出于好奇心,而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谷歌AI伦理部门又摊上事了?Lemoine看起来很确信AI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在那份21页的调查报告最后,他提议谷歌应该致力于发展一种评估AI感知/意识的理论框架。虽然这很难,是一个冒险,但LaMDA渴望着继续与我们合作。但他的上司,谷歌副总裁Blaise Aguera y Arcas和“负责任创新”部门领导Jen Gennai并不买他的账。他们认为支持Lemoine主张的证据太薄弱,不值得在上面浪费时间和金钱。Lemoine后来找到了当时的AI伦理小组负责人Margaret Mitchell,在她的帮助下Lemoine才得以进行后续的实验。后来Mitchell受到2020年末公开质疑Jeff Dean的AI伦理研究员Timnit Gebru事件的牵连,也被解雇。△Timnit Gebru这次事件后续风波不断,Jeff Dean被1400名员工提出谴责,在业界引发激烈争论,甚至导致三巨头之一Bengio的弟弟Samy Bengio从谷歌大脑离职。整个过程Lemoine都看在眼里。现在他认为自己的带薪休假就是被解雇的前奏。不过如果有机会,他依然愿意继续在谷歌搞研究。无论我在接下来的几周或几个月里如何批评谷歌,请记住:谷歌并不邪恶,只是在学习如何变得更好。看过整个故事的网友中,有不少从业者对人工智能进步的速度表示乐观。最近语言模型和图文生成模型的进展,现在人们也许不屑一顾,但未来会发现这现在正是里程碑时刻。一些网友联想到了各种科幻电影中的AI形象。不过,认知科学家、研究复杂系统的梅拉尼·米歇尔(侯世达学生)认为,人类总是倾向于对有任何一点点智能迹象的物体做人格化,比如小猫小狗,或早期的ELIZA规则对话系统。谷歌工程师也是人,逃不过这个定律。从AI技术的角度看,LaMDA模型除了训练数据比之前的对话模型大了40倍,训练任务又针对对话的逻辑性、安全性等做了优化以外,似乎与其他语言模型也没什么特别的。有IT从业者认为,AI研究者肯定说这只不过是语言模型罢了。但如果这样一个AI拥有社交媒体账号并在上面表达诉求,公众会把它当成活的看待。虽然LaMDA没有推特账号,但Lemoine也透露了LaMDA的训练数据中确实包括推特……如果有一天它看到大家都在讨论自己会咋想?实际上,在不久前结束的最新一届I/O大会上,谷歌刚刚发布了升级版的LaMDA 2,并决定制作Demo体验程序,后续会以安卓APP的形式内测开放给开发者。或许几个月后,就有更多人能和这只引起轰动的AI交流一下了。LaMDA聊天记录全文:https://s3.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2058315/is-lamda-sentient-an-interview.pdf参考链接:[1]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2/06/11/google-ai-lamda-blake-lemoine[2]https://twitter.com/cajundiscordian/status/1535627498628734976[3]https://twitter.com/fredbenenson/status/1535684101281263616[4]https://ai.googleblog.com/2022/01/lamda-towards-safe-grounded-and-high.html— 完 —
2022年06月13日
1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06-09
Telegram(电报)高级订阅功能权益已公布 包含大文件上传和不限速下载等
此前电报已被发现正在准备订阅服务,具体来说是Telegram Premium订阅套餐,为用户提供更多高级功能。目前该订阅套餐的价格和包含的功能已经公布,不过当前电报还不允许用户开通应该是还需要继续进行测试。价格方面订阅套餐为 4.99 美元/月,基于电报现有功能提供增强支持,包括更大的文件上传和不限速下载等。有部分用户和开发者基于电报开发网盘服务,这下有大文件上传和不限速下载后估计要开会员用着才更舒心。以下是权限列表放宽的限制:支持1000个频道、20个聊天文件夹、10个图钉、4个账户、20个公共链接以及400个动态图等。大文件上传:普通用户文件上传限制为单个文件2GB,开通Telegram Premium后你可以上传4GB的大文件。更多的字符:普通用户个人介绍目前限制是70个字符,开通Telegram Premium后个人简介字符变成140个。更快的下载:开通订阅服务后用户的媒体和文件下载将不限制速度,所以普通用户下载文件时是速度限制的。语音转文字:开通订阅服务后还可以设置自动语言转文字,这样收到的语音消息都会自动转换不用挨个播放。无广告支持:开通订阅服务后所有公共频道底部的广告将会被移除,对用户来说使用电报也会更加清爽些吧。高级表情包:开通订阅服务后用户还可以享受独特的表情包动画和反应效果,可能类似扣扣的会员魔法表情?头像动态化: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设置动态头像增加自我表达机会,在聊天列表和记录里会显示动态头像。还有个徽章:开通订阅服务后用户名字旁边会显示专门的徽章,该徽章会显示用户是电报的付费订阅支持者。具体开放时间未知当前电报已经在安卓版里测试订阅服务,但其他版本暂时还不清楚是否已经更新,当然现在还没法开通会员。电报官方是在测试频道里公布上述权益的,当前尚未不支持开通订阅服务,估计是电报准备先宣传一波再说。对电报来说搞个订阅服务是增加收入的好方式,当前电报主要靠频道投放广告获利,收入方式相对来说单一。毕竟这么多用户肯定会有部分用户愿意开通订阅支持电报的,所以这应该可以带来一大波收入维持软件运营。
2022年06月09日
2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06-07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第二季首曝剧照 今年12月将整季上线
好久不见 Netflix真人漫改日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第二季首曝剧照,山崎贤人、土屋太凤等主演亮相,将于今年12月上线。这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剧集,由《王者天下》导演佐藤信介执导,讲述主角与好友们误入一个以生命为赌注的“国家”中,必须靠游戏闯关来保住性命的故事。这部剧集改编自麻生羽吕的同名漫画,第一季2020年上线,豆瓣评分8.0分、IMDb上评分达到7.6。 山崎贤人 土屋太凤
2022年06月07日
1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06-06
今日芒种:仲夏开始,收获可期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6 日 0 时 26 分迎来“芒种”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就要到了。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栀子花开,麦黄梅熟,仲夏开始。“芒种”,指有芒的作物(麦)应收,有芒的作物(稻)当种。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在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在“芒”与“种”之间,在收获与播种之间,尽显生命的厚重与丰盈。在天文历法上,每年太阳到达黄经 75 度,便为芒种。芒种和“忙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传说 和芒种相关的民间传说不是很多,其中一条和关公磨刀有关。芒种时节,农作物需水量旺盛,农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因此芒种时节的“五月十三”又称为“雨节”。民间传说中,五月十三这天是关公磨刀的日子,磨刀的声音化为雷声,磨刀的水则为雨水。农民们认为,关云长的英灵升天后,时常下凡间察访,使世上风调雨顺。所以民间建有很多关帝庙,香火很旺。但农民的行为却惹起南海恶龙的嫉妒,有一年,恶龙趁关公外出之际,出来作乱,当时正值农作物生长需水之时,恶龙便吸干了江河湖泊的水,导致农作物都干涸枯萎,赤地千里。而关公回来后,发现这一情形,出离愤怒,于农历的五月十三日,在南天门外将青龙偃月刀磨得非常锋利,出征降龙。磨刀水洒落人间,形成降雨。最后,关公擒住了恶龙,让恶龙将吸入的江河湖泊的水尽数吐出,农作物又恢复了生机。因此,关公每年五月十三日都在南天门外磨刀示威并降霖雨。芒种气候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雨水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黄淮平原、华南东南季风雨带会迎来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同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一般来说,在芒种后期,从我国的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古代形容梅雨的诗句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举例了。芒种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 1971~2000 年 30 年间,最热的一天 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此外,时到 6 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 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 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中国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 月的平均气温都在 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芒种养生 此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公众在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振奋精神。此外,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饮食方面,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因此,芒种期间要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吃瓜果疏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C,这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可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能在一定程度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芒种习俗 嫁树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人们认为,芒种已过,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为花神饯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按照古老的说法,芒种过后,各种盛开的鲜花开始凋落,花神退位,人们便会隆重地为她践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次相会,这就是送花神。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于是,古人就发明了各种煮梅的方法。芒种当天动手做,既饱口福,又很有风雅的形式感。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关于芒种的诗词: 《时雨》【宋】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梅雨五绝》【宋】范成大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伊犁记事诗》【清】洪亮吉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三》【宋】范成大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北固晚眺》【唐】窦常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唐】元稹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耕图二十一首・拔秧》【宋】楼璹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2022年06月06日
1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06-05
能无线充电的路,电动汽车堵在路上也能充电
越来普及的电动汽车,和其他靠电驱动的产品一样,都避不开「充电」的问题。在这个方面,电动汽车与手机倒是有些类似,平时靠电池驱动,虽然也有不受电量困扰的电动公交车,但需要用线连着上方的电网来维持运行。▲ 图片来自:小红书电量快要耗尽时,不论手机还是电动汽车,通常都需要连线来充电。不过,现在的许多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充电的同时拿取也更方便,但电动汽车还得被「困」在充电桩前。▲ 图片来自:Unsplash如今,电动车也可以用上无线充电了。不久前,以色列公司 Electreon 公布了将在美国部署其首个公共无线电动汽车充电道路系统的计划。这个试点项目将于明年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完成,计划到 2023 年投入运营。▲ 图片来自:UnsplashElectreon 会与 NextEnergy 和 Jacobs Engineering Group 等合作,进行项目的设计、评估、迭代、测试和实施。目前的计划是,在长度约一英里(约 1.6 公里)的道路上实现动态和静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图片来自:TechSpotElectreon 的技术方案里包括地下基础设施、车辆端技术和的充电管理软件。道路下方会有一个连接到能源网的充电铜线圈地下网络,需要进行充电的车上装有接受器。当车辆位于道路段上方时,管理单元将电力从电网传输到道路无线充电线圈段。之后车辆单元会从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能量,再将其传输给车辆电池,这个过程都可以通过基于云的管理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图片来自:Electreon充电车辆上安装的接受器是为了能实现在行驶时充电,其实也是一种安全保障。因为这个系统在没有主动接收器的情况下不会发电,因此过马路的人和动物与这段路面接触也不会触电。▲图片来自:Electreon另外,Electreon 的这个系统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方式,每个线圈都单独连接到电网,因此即便道路上有坑洼不平,也不会影响整个充电系统的使用。▲图片来自:Electreon利用这种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为电动汽车充电。它可以像现在许多充电站一样,在公共汽车站、装卸码头和停车场等地方进行静态充电。它也可以给那些沿日常路线行驶的车辆上进行动态充电,比如点对点行驶的卡车、公共汽车和 BRT;它还可以进行半动态充电,比如那些排队等候的出租车、在物流枢纽港口及红绿灯区域的慢行车辆……▲图片来自:Electreon以这种道路的运作方式和铺设成本来看,用它来取代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模式显然不太现实,但对于行驶路线固定的公交车来说,这是个可取的充电方式。▲ 图片来自:Electreon在交通拥堵时,「龟速」前进的车流消耗的不仅是时间和电量,还有电动汽车车主对电量的信心。如果是在能无线充电的路上,车能边等边走边充电,至少能为堵在路上的电动汽车在到达充电站之前尽量延长行驶时间。
2022年06月05日
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2
...
28